新奇说丨承袭汉服之美,点燃文化自信_天天速看料
(资料图)
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涂星星 邹俊其)打开脑洞看世界,这里是新奇说,大家好,我是星星。
“着我汉家衣裳,兴我礼仪之邦”。
近年来,汉服文化火热出圈,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,成为时下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。在“五一”节前,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、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组图文,向全世界推介江西金溪:“穿上汉服去千年古村吧!江西省的金溪县竹桥村青砖灰瓦,是典型的赣派建筑村落。”随即,“穿汉服游江西”成为热搜榜的热门话题,事实上,在江西,穿汉服出游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每到假期,在不少热门景区、城市公园以及大学校园,就有不少年轻人身着汉服结伴游玩。那么你对汉服文化了解多少呢?
汉服,不是指汉代的服饰,而是指汉族的传统服饰。它始于黄帝时期,定型于周朝,传承于秦朝,没落于明末清初。它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有着明显区别,是中国“衣冠上国”“礼仪之邦”“锦绣中华”的体现,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,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。
交领右衽、无扣结缨、褒衣大袖是汉服的三大显著特征。穿戴汉服有很多讲究,比如交领,右衽。交领很好理解,汉服的衣领都是交替叠加上去的,形成现代V领的既视感。右衽,就是把衣领由左向右掩,左衣襟压住右衣襟,这是汉服一个很大的规矩,不能出错。汉服是没有扣子的,结缨即系带。汉服的哲学是顺应自然,用裁剪的余料做成缨带来固定服装,不仅便于调节,还有种“飘飘欲仙”的感觉。褒衣大袖,也就是宽衣大袖的意思。这是汉服一个最显著的特点,特别是女生的汉服,因为材质轻盈,让它更有古朴和谐、潇洒飘逸的风韵。
“被保护起来的是非遗,活下去的才是文化。”近些年来,在各地大街小巷、名胜古迹等打卡拍照的人群中,总能看到穿着汉服的游客。汉服从文化表演到逐步走入民众的日常生活,乃至登上国际舞台,成为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名片。这背后是我们国家形象和文化魅力的提升,充分展现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。汉服拥有着无尽的生命力,我们要将汉服的推广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,让汉服之美进一步点燃我们的文化自信!
编辑:刘明明
复审:罗彩华
审签:邱虎
标签:
为您推荐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